達賚湖冬捕丨看中國的“愛斯基摩人”,在中國最大的一塊冰上捕魚
冬季冰雪捕魚,是一種傳統的漁業生產方式(習俗)。早在遼金時期,冬捕就享有盛名。雖然歲月更迭,冬捕的神奇、神秘與神圣依舊。
呼倫貝爾的呼倫湖,又名達賚湖,意思是“海一樣的湖”,面積2339平方公里,有兩個香港那么大,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,北方最大的湖。有人說冬天的呼倫湖是中國最大的一塊冰,這個比喻很形象。
位于祖國東北與俄羅俄相鄰的達賚湖,從每年的十一月開始冰凍,一直到翌年的五月才開始融化,冰的厚度將近一米,近兩千多平方公里的一塊大冰實在是夠大的了,這片中國最大的冰面上又演繹了怎樣的冬之故事呢?
不要以為冰凍三尺的呼倫湖就平靜了,在這塊巨冰之下有著不盡的寶藏。
呼倫湖已經有近一個世紀的漁業生產史,冰凍的湖下藏有鯉魚、鯽魚、油餐鰷、蒙古紅鲌、鯰魚、秀麗白蝦等30余種魚類。為了保護資源,呼倫湖夏天是禁止捕魚的,每年自4月開始直到11月,呼倫湖都是處在“封湖休漁”期,冬季只有冰層達到45公分左右,并且經過驗冰人員檢測合格后,才可以開始冬捕。
被譽為“中國的愛斯基摩人”的捕魚者們,延用已經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傳統的冰下捕魚的方式進行冰上捕漁,近年,冰上捕漁這一原始的捕撈方式已成為呼倫貝爾冬季旅游的一個看點。
呼倫湖冬季捕漁的產量要占到全年產量的80%以上。
在金色的陽光下,銀魚漫天飛舞著像是跳躍著的金魚,陽光魚影映著漁工們的笑臉,那種感覺就是農民享受著豐收后的喜悅。